近期,儿童学步鞋的选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在理性消费的同时挑选到真正对孩子有益的学步鞋?”成为近期广大家长更为关注的话题。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儿童骨科专家秦晖博士及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力学硕士、江博士健康鞋足部产品研发及应用中心总监梁嘉荣基于足部发育规律给出专业建议。
0—4岁儿童足部快速发育,需重视足部发育规律
陈世益教授参与编纂的儿童足踝健康科普书《小脚丫大健康:家长必读》中提及,儿童从尝试站立到走稳,基本可分为3个阶段,即爬行期至学步初期、学步期、稳步期,不同的学步时期有不同的步态特点,而且对鞋子的需求也不一样。秦晖博士也指出,0—4岁儿童足部处于快速发育期,儿童的足部多为软骨,易塑性强,不适宜的压力和外伤很容易引起足形态的变化,建议这个时期的儿童要根据足部发展规律选鞋。
具体而言,约8—15月龄为爬行期至学步初期,建议儿童在环境安全的室内多光脚走路,使儿童的足部更准确地感受地面变化,同时地面和障碍物也可以给予足底足够的刺激信号,帮助其建立重心平衡能力。但如果天气比较冷,或者带儿童到室外活动时,为了保暖和避免受伤,建议穿着鞋底超薄的鞋子,让儿童尽可能用脚感知地面,增强抓地感,培养平衡力。
约16月龄—3岁为学步期,儿童行走时间显著增加,应重点培养孩子正确的走路姿态,因此应选择前脚掌易弯曲的学步鞋;约2岁—4岁则为稳步期,儿童活动量增大,但足弓大多被厚厚的脂肪遮盖,可能出现假性扁平足等现象,因此更需要一双能够稳定后跟骨,契合脚型的鞋子,使宝宝的双脚在舒适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培养正确步态,科学选鞋有窍门
此外,秦晖博士还针对学步期儿童如何科学选鞋给出了进一步指导。他表示,约16月龄—3岁学步期的儿童,虽然能独立迈步但步态仍不稳定。因此,为学步期儿童挑选学步鞋时需重点关注三个核心要素:一是鞋子弯折度,前足易曲折设计帮助儿童起步更容易;二是鞋子后跟杯的硬度,较硬后跟杯能够帮助稳定后跟骨;三是鞋子舒适度,契合脚型的鞋垫能够提升行走舒适感。这三点设计结合,既能为足部提供基础保护,又能为宝宝培养正确步态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不少专业学步鞋的设计理念已逐步与儿童足部发育特点相契合。例如,部分针对16个月至3岁儿童的学步鞋,在前足部位设置弯曲槽,增强柔韧性,便于宝宝起步。同时,考虑到这一阶段儿童双脚需长期支撑体重,鞋后跟采用较硬的支撑结构以稳定足跟骨,配合贴合足型的全接触鞋垫,有助于增强行走的舒适感与稳定性,提升学步的信心,促进正确步态的形成。
为了普及儿童足踝健康知识,儿童足部健康科普读物——《小脚丫大健康:家长必读》问世配资网站首页,内容涵盖足踝结构与发育规律、常见问题与预防方法、鞋类选择建议及足部锻炼方法等。专家也建议家长通过学习这些实用知识,更科学地关注和呵护孩子足踝的发育健康。
实盘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